18912631321

互动问答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各地上报的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滥竽充数的现象呢?2015-08-21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十二五”期间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从目前来看,2011年到2014年已开工建设3230万套,今年的目标任务是740万套,到今年年底,将合计开工建设3970万套,可以实现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那么网友关心我们是不是实实在在地完成了这么多,是不是仅仅是统计而已?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一方面,我们把统计工作作为很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以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数据真实。住房保障信息公开是国务院要求的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项重点公开内容之一,除了住房保障,另一项就是拆迁征收。我们要求所有市县要把每年保障房开工、竣工任务、项目清单等所有内容在网站上进行公开,以便于全社会的监督。   另外,这几年我们也加大了巡查的力度,已经连续四年举全部之力做保障房的巡查工作。我们部里面每个司都要负责一个省,从每年6月份到11月份进行全面巡查,去年开始,更是由部长带队,每个部长两个省,建立常态化的全天候的机制确保我们的任务完成是真实的。这几年来,国家审计署每年都对于保障房进行专项审计,从审计的结果来看,我们统计的数字基本是真实的,各项进度数据是经得住考验的。2015-08-21
最贫困的农民获得补助之后是否真的能够建得起来这个房子了呢?2015-08-21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并不是说政府代他去建。按照这样的制度设计,首先要农户自己有改造的意愿,他觉得这个房子是一个危房或者也不挡风也不遮雨的房子需要改造,他拿出一定的资金觉得还不够,才去申请危房改造补助,所以他应该是在提出申请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计划了。   但是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群体,仅依靠本身力量确实很难解决。很多网友可能都是在农村生活过,或者家里面有亲戚在农村的都知道,农村建房一般都是一个村里面的人大家一起帮助进行建设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发挥村民自己的积极性。但是对于确实建不起房的,比如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可以通过政府统建、空置房置换等方式帮助其解决。现在一些地方把五保户的资金集中起来,在村里面找一块地方给他们集中建了新房,也是符合政策要求的。   还有就是这个房子他们不会盖、盖不好,我们也要求相关部门为农户推荐通用的设计图。目前,每个省根据自己地域的特点,都有了一些农房图纸。2015-08-21
农村危房改造有一些样板可以选择吗?2015-08-21
对,给他们选择,而且这些从抗震的功能和使用上都已经很好了,而且资金也是在预算内,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实现,如果他要做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个免费发放给他,他们可以从中选择。我们特别鼓励每个地区按照自己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建设,而且是以传统的建造形式,以免建成了大家都是一样的火柴盒的房子。像闽南的就住闽南的房子,有的客家人就住客家人的房子,他自己的房子自己也住得习惯,一些南方的吊脚楼也要保持这种风貌。   而且我们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参与进来帮助农民免费进行设计,有的志愿者就到农户家里面问他你能拿出多少钱来,你加上政府的补助一共多少钱,他再看看你这个房子哪个地方可以用,哪块砖、瓦、房梁可以用上都给你用上,他再给你做一个好看的式样,这是我们非常推崇的。2015-08-21
怎么样让政府补助的资金能够到真正需要的农民手里面,而不是给那些富裕的农民呢?2015-08-21
政策在政府的网站上面我们进行了公示,而且是常年都在网站上面,所有需要改造的农户都可以查到政府的政策以及补助的对象是什么。而且补助的农户知道之后有一个申请的过程,申请的过程就是村民委员会要对他进行评议,村里面的人是最真实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困难户,房子是不是真的破房子。通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的话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人享受到。   房子是不是有问题,我们还有县里面专业的建设部门进行技术的评估,它是不是达到了危房的标准,如果达不到就Pass掉了,如果达到了就再走下一个程序,就到乡镇进行审核,乡镇都有一个花名册,哪些是五保户,哪些是低保户,哪些是残疾人他们都知道,他们会进行逐一审核,通过乡镇政府审核后再报到县里面进行最后审批。2015-08-21
前段时间三部委开过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监管工作的会议,提到基层执行的时候存在政策不落实、资金违法违规使用的问题。想问一下如何在具体工作中确保基层执行政策不走样,真正困难的群众能够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工作报告》说要把一些存量房改为安置房,这次的常务会议又明确要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想问一下强调这项工作的主要考虑是什么?2015-08-21
前一段时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就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分配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召开了一次电视电话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2008年启动的,到2014年底,全国已累计改造了1565万户,惠及几千万的农民。这项工作很有成效,深受农户的欢迎,总体情况是很好的。但是,前一段时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基层干部挪用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违规使用了这些资金。对于这个问题,三部委高度重视,态度也非常明确,坚决反对、坚决制止,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和全面监督。虽然挪用、违规使用的资金量很小,但是以小见大、防微杜渐,我们决不允许这种现象存在,更要坚决地堵住漏洞,防止蔓延和扩散。三部委召开的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电视电话会议一直从中央开到县一级,目的是把要求、政策直接传达到最基层。   我们主要采取这样四个措施来堵塞漏洞:   第一,加强政策宣传,要求制作政策明白卡,让每个农村危房改造户都知晓、明白相关政策是什么。就是要把政策公开、让农户明明白白,包括你享受什么政策,补助标准是什么,都要全部告诉农户。而且政策明白卡全部免费发放,免费送给每一个改造户,让他知道政策、让他心中有数。   第二,今后补助资金的发放,将全面推行由县级财政直接支付到危房改造农户 “一卡通”的制度,搞一个银行帐号,直接把补助资金发到农户手上。乡镇、村就不要经手了,减少中间环节,堵塞可能的漏洞,防微杜渐。   第三,要严格危房改造农户的认定程序和公示制度,确保程序公开、公正、公平。农村危房改造有个基本的程序,首先是由农户向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说我家要改造,申请时要提供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我们认定有两条最核心的原则,改造对象一定是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改造对象。具备这些条件的农户,首先要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民会议组织对他进行一个初步的评议,评议通过后,还要在村委会的村务公示栏上进行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他该不该改造,他该享受什么样的补助标准,先把第一关把住。随后,乡镇政府还要进行复核,最后到县一级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最后审核。要经过三级审核,应该说,认定的改造对象和确定改造补助标准,是有比较严格、公开的一套程序。我们觉得今后关键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这套程序严格执行。   第四,要继续实施危房改造“一户一档”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批准一户就建档一户,而且要录入到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对我们整个危房改造的监管帮助非常大,是非常好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它可以防止弄虚作假,防止人为地去干预。目前,我们已经有1500多万农村危房改造户的信息录入了这个系统。换句话说,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坐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随时点击查看河南、湖北等地方危房改造农户的信息,家庭是什么情况,改造了没有,可以实时查询。这个系统对整个危房改造工作是个非常好的监管手段。   我们提出的这四项具体措施,今后要严格执行,来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防止资金挪用、截留,真正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困难。   关于棚改利用存量房进行货币化安置。用存量住房来作为棚改安置房,是去年以来国务院做出的新的安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棚改安置房。在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在棚改当中要推行货币化安置,也就是说利用社会存量房,来加快棚改户的安置。   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关键是棚改货币化安置好处很多。最早推进棚改,主要采取新建住房进行安置的方式;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尊重棚改户的意愿,货币化安置的规模逐渐加大了,实际上形成了货币化安置和实物安置并举的局面;现在我们更加强调,棚改要和利用社会的存量房相衔接,推进货币化安置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有这么几条:首先是可以大量节省过渡安置的费用,缩短安置的周期。棚改的正常周期一般都要两到三年,因为要房屋征收、要拆迁,安置房要建设,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最后到入住,起码2、3年,有的时间甚至会更长。利用社会的存量房,利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这边从棚户区出来那边就能马上进新房,大大缩短了安置的周期,能使这些棚户居民尽快地住上新房,尽快地享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物业服务。棚户区里面的房子确实很简陋,人口密度又很大,基础设施又不配套、公共服务也不到位。路不好,几十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在棚户区很常见。货币化安置方式,可以让棚户区居民很快就脱离这样的环境。   其次,通过利用存量房安置,也能够满足住户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棚户区居民拿到补偿款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市场上选购自己满意的住房,区位、面积都有更多选择。从很多地方的实践看,这种方式确实深受棚改住户的欢迎。   当然,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一条原则,是实物安置还是货币安置,由居民自愿选择。选择货币化安置、实物安置均可。当然,我们鼓励货币化安置,多利用存量房来安置,目的是提高安置工作效率。这是当前棚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向。2015-08-21
目前在第1245页, 共有2012页, 共有10056条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1243124412451246124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跳转到
一站式一体化EHS专业服务平台

咨询业务联系人:李工  18912631321

邮箱:bofety@163.com

安全专家咨询:李工  18912631321

邮箱:decy@bofety.com

商城联系人:姜工  18013477896

邮箱:jiangting@bofety.com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
Copyright © 2024 苏州博富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3284号-2.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