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30
回复:《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41号)已明确规定,进口的承压类特种设备,其制造许可参数级别、型式试验要求,应与国内企业制造的承压类特种设备相同,需按《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要求取得相应的制造许可,按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互动问答Interactive Q&A

互动问答
问
安全阀从国外进口无TS,可否在国内工厂安装,产品最终销往国外并在国外使用?
您好
由于客户指定需要国外品牌A的阀门,但是无TS,最终产品销往国外并在国外使用,请问国内工厂能安装该安全阀么,谢谢。
留言日期:2022-09-26
答
问
关于集装格组合气瓶充装说明情况
关于气瓶集装格组合气充装情况说明
尊敬的国检局领导:
随着用户对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不断提升,对气瓶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也减少我司在气瓶装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以往的单瓶使用逐步形成气瓶集装格使用。目前我司气瓶集装格为12瓶的规格集装格,每集装格分别有一接头进行气体充装且同一集装格内气瓶均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生产时间、同一使用周期内,故在充装前检查时对每一集装格内只进行1个气瓶充装前检查扫码确认,在确认气瓶信息符合充装要求并对其他气瓶外观检查后开始充装,以此来减少扫码工作量,又符合对气瓶充前检查的要求。在充装过程中再对每只气瓶逐个扫码进行充装登记,这样每只钢瓶的二维码用手机扫码信息能够显示末次充装日期。
这就是本公司编制的充装细则,请问这种充装模式是否可行?
特此说明!
留言日期:2022-09-26
答
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30
回复:请按《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1-2013)第8章相关要求执行。
问
关于平衡补偿器
尊敬的特设局领导:
2022.06.01实施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41号)规定:补偿器(金属波纹膨胀节)需要制造许可,旋转补偿器、非金属膨胀节只需要型式试验。但是对压力管道上的平衡补偿器未列出。2022.03.09实施的《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通知》(市监特设发【2022】17号)第12条也未说明。现咨询一下:
压力管道上的平衡补偿器(41号公告未列出)如何进行监检?是要求制造许可还是型式试验?
谢谢!
留言日期:2022-09-26
答
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30
回复:若属于《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41号)范畴的补偿器,请按相关要求执行。
问
泄露性试验的问题
GB50235中8.6.6和GB50184中8.5.7中都写了“输送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可燃介质的管道,必须进行泄露性试验”,且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试验介质采用空气。在GB/T20801.5中9.2“对于GC1级(毒性)、GC1和GC2级(易燃性)的管道,应按9.2.1进行敏感性泄漏试验”,然后文中也描述了具体敏感性泄漏试验的规定。此外文中又在9.2.2中又单独列了气密性试验,该内容和GB50235中8.6.6和GB50184中8.5.7的描述一致。我想问的问题是:如果一条硫化氢管道,它不属于压力管道,是否按照GB20801.5第9.2.2或GB50235中8.6.6或GB50184中8.5.7进行气密性试验就可以了,不再进行敏感性试验?如果该硫化氢管道是压力管道,那是按照GB20801.5第9.2.1只做敏感性试验还是按照GB20801.5第9.2.2或GB50235中8.6.6只做气密性试验?或者是两者都需要做,先做气密性试验再做敏感性泄漏试验?
留言日期:2022-09-26
答
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30
回复:标准问题请咨询标准归口单位或标准起草单位。
问
关于Q345R焊后热处理
您好!某压力容器(粗馏1级塔,按GB150设计,介质特性为中毒危害、易爆,材质为Q345R)部分筒节设计板厚为34mm和36mm,该容器设计单位设计图上提出的技术要求是:Q345R钢板厚度大于32mm小于38mm的应进行焊前预热100℃以上,否则进行焊后热处理;本人认为这与GB/T150.4第8.2.2.1条、第331页中表5(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厚度)不符,本人理解为表5中Q345R大于32mm时需进行焊后热处理,大于38mm时不仅焊前预热、还要焊后热处理,而设计单位认为Q345R钢板厚度大于32mm小于38mm的进行焊前预热100℃以上,就无需做焊后热处理。请问,容器设计单位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GB/T150.4表5的规定?
2022=9-20已提交此问题,但没收到回复,现再次提交,恳请回复,谢谢!
留言日期:2022-09-26
答
回复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时间:2022-09-30
回复:标准问题请咨询标准归口单位或标准起草单位。